
公司新聞
四種碳化硅陶瓷的燒結方法及特點!
添加時間:2021-01-11
碳化硅陶瓷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適應能力,能夠滿足防腐環境或高溫環境的使用要求,應用廣泛。就碳化硅陶瓷的燒結方法而言,大致可分為四種。以下是這四種碳化硅陶瓷的燒結方法和特點!
1.無壓燒結
1974年,美國GE公司在高純-SiC細粉中加入少量B和C,采用無壓燒結工藝,成功獲得了2020的高密度SiC陶瓷。目前,該工藝已成為制備SiC陶瓷的主要方法。據美國GE公司研究人員介紹,致密化的熱力學條件是晶界能與表面能之比小于1.732。當b和c同時加入時,b溶解到SiC中,降低晶界能,c降低SiC顆粒表面的二氧化硅,提高表面能。因此,b和c的加入為SiC的致密化創造了有利的熱力學條件。但日本研究者認為,SiC致密化沒有熱力學限制。其他學者認為碳化硅的致密化機制可能是液相燒結。他們發現,在同時添加硼和碳的-碳化硅燒結體中,晶界處存在富硼液相。無壓燒結的機理仍然沒有定論。
以-碳化硅為原料,同時加入硼和碳,也可以實現碳化硅的致密燒結。
研究表明,單獨使用硼和碳作為添加劑不利于碳化硅陶瓷的充分致密化。只有同時加入b和c,才能提高SiC陶瓷的密度。碳化硅的致密燒結,碳化硅粉末的比表面積應大于10m2/g,氧含量應盡可能低。b的加入量約為0.5%,c的加入量取決于SiC原料中的氧含量,一般與SiC粉末中的氧含量成正比。
一些研究人員在亞微米碳化硅粉末中加入Al2O3和Y2O3,實現了碳化硅在1850 ~ 2000的致密燒結。由于燒結溫度低,顯微組織明顯細化,強度和韌性大大提高。
2.熱壓燒結
20世紀50年代中期,美國諾頓公司開始研究硼、鎳、鉻、鐵、鋁等金屬添加劑對碳化硅熱壓燒結的影響。實驗表明,鋁和鐵是促進熱壓碳化硅致密化的有效添加劑。
一些研究人員已經實現了以Al2O3為添加劑的熱壓燒結工藝對碳化硅的致密化,并認為其機理是液相燒結。此外,一些研究者分別使用B4C、b或b和c、Al2O3和c、Al2O3和Y2O3、Be、B4C和c作為添加劑,采用熱壓燒結獲得致密的SiC陶瓷。結果表明,不同添加劑對燒結體的微觀結構、力學性能和熱性能都有影響。例如,當使用B或B化合物作為添加劑時,熱壓SiC的晶粒尺寸較小,但強度較高。當選用鈹作為添加劑時,熱壓碳化硅陶瓷具有較高的熱導率。
3.熱等靜壓燒結;
近年來,為了進一步提高碳化硅陶瓷的力學性能,研究人員對碳化硅陶瓷的熱等靜壓工藝進行了研究。研究人員以硼和碳為添加劑,采用熱等靜壓燒結工藝,在1900獲得高密度碳化硅燒結體。此外,通過該工藝,在2000和138兆帕下成功實現了無添加劑碳化硅陶瓷的致密燒結。
研究表明,當碳化硅粉末的粒徑小于0.6m時,可以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,通過熱等靜壓燒結在1950下致密化。選擇比表面積為24m2/g的碳化硅超細粉末,采用熱等靜壓燒結工藝,可在1850獲得高密度無添加劑碳化硅陶瓷。
此外,Al2O3是熱等靜壓燒結碳化硅陶瓷的有效添加劑。而C的加入對SiC陶瓷的熱等靜壓致密化沒有影響,過量的C甚至會抑制SiC陶瓷的燒結。
4.反應燒結:
碳化硅的反應燒結法早在美國就已經研究成功。反應燒結的工藝過程是:首先將-SiC粉末和石墨粉按比例混合均勻,然后通過干壓、擠壓或灌漿制成多孔體。當它在高溫下與液態硅接觸時,生坯中的碳與滲透的硅反應形成-碳化硅,-碳化硅與-碳化硅結合,多余的硅填充孔隙,從而獲得無孔致密的反應燒結體。反應燒結SiC通常含有8%的游離硅。所以為了保證Si的完全滲透,生坯要有足夠的孔隙率。通常,通過調整初始混合物中-碳化硅和碳的含量、-碳化硅的粒度分布、碳的形狀和粒度以及成型壓力,可以獲得合適的生坯密度。
以上是四種碳化硅陶瓷的燒結方法和特點。不難發現它們有各自不同的性質和特點。在選擇時,應根據其不同的性能選擇合適的燒結方法,以滿足使用要求,達到理想的效果。
1.無壓燒結
1974年,美國GE公司在高純-SiC細粉中加入少量B和C,采用無壓燒結工藝,成功獲得了2020的高密度SiC陶瓷。目前,該工藝已成為制備SiC陶瓷的主要方法。據美國GE公司研究人員介紹,致密化的熱力學條件是晶界能與表面能之比小于1.732。當b和c同時加入時,b溶解到SiC中,降低晶界能,c降低SiC顆粒表面的二氧化硅,提高表面能。因此,b和c的加入為SiC的致密化創造了有利的熱力學條件。但日本研究者認為,SiC致密化沒有熱力學限制。其他學者認為碳化硅的致密化機制可能是液相燒結。他們發現,在同時添加硼和碳的-碳化硅燒結體中,晶界處存在富硼液相。無壓燒結的機理仍然沒有定論。
以-碳化硅為原料,同時加入硼和碳,也可以實現碳化硅的致密燒結。
研究表明,單獨使用硼和碳作為添加劑不利于碳化硅陶瓷的充分致密化。只有同時加入b和c,才能提高SiC陶瓷的密度。碳化硅的致密燒結,碳化硅粉末的比表面積應大于10m2/g,氧含量應盡可能低。b的加入量約為0.5%,c的加入量取決于SiC原料中的氧含量,一般與SiC粉末中的氧含量成正比。
一些研究人員在亞微米碳化硅粉末中加入Al2O3和Y2O3,實現了碳化硅在1850 ~ 2000的致密燒結。由于燒結溫度低,顯微組織明顯細化,強度和韌性大大提高。
2.熱壓燒結
20世紀50年代中期,美國諾頓公司開始研究硼、鎳、鉻、鐵、鋁等金屬添加劑對碳化硅熱壓燒結的影響。實驗表明,鋁和鐵是促進熱壓碳化硅致密化的有效添加劑。
一些研究人員已經實現了以Al2O3為添加劑的熱壓燒結工藝對碳化硅的致密化,并認為其機理是液相燒結。此外,一些研究者分別使用B4C、b或b和c、Al2O3和c、Al2O3和Y2O3、Be、B4C和c作為添加劑,采用熱壓燒結獲得致密的SiC陶瓷。結果表明,不同添加劑對燒結體的微觀結構、力學性能和熱性能都有影響。例如,當使用B或B化合物作為添加劑時,熱壓SiC的晶粒尺寸較小,但強度較高。當選用鈹作為添加劑時,熱壓碳化硅陶瓷具有較高的熱導率。
3.熱等靜壓燒結;
近年來,為了進一步提高碳化硅陶瓷的力學性能,研究人員對碳化硅陶瓷的熱等靜壓工藝進行了研究。研究人員以硼和碳為添加劑,采用熱等靜壓燒結工藝,在1900獲得高密度碳化硅燒結體。此外,通過該工藝,在2000和138兆帕下成功實現了無添加劑碳化硅陶瓷的致密燒結。
研究表明,當碳化硅粉末的粒徑小于0.6m時,可以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,通過熱等靜壓燒結在1950下致密化。選擇比表面積為24m2/g的碳化硅超細粉末,采用熱等靜壓燒結工藝,可在1850獲得高密度無添加劑碳化硅陶瓷。
此外,Al2O3是熱等靜壓燒結碳化硅陶瓷的有效添加劑。而C的加入對SiC陶瓷的熱等靜壓致密化沒有影響,過量的C甚至會抑制SiC陶瓷的燒結。
4.反應燒結:
碳化硅的反應燒結法早在美國就已經研究成功。反應燒結的工藝過程是:首先將-SiC粉末和石墨粉按比例混合均勻,然后通過干壓、擠壓或灌漿制成多孔體。當它在高溫下與液態硅接觸時,生坯中的碳與滲透的硅反應形成-碳化硅,-碳化硅與-碳化硅結合,多余的硅填充孔隙,從而獲得無孔致密的反應燒結體。反應燒結SiC通常含有8%的游離硅。所以為了保證Si的完全滲透,生坯要有足夠的孔隙率。通常,通過調整初始混合物中-碳化硅和碳的含量、-碳化硅的粒度分布、碳的形狀和粒度以及成型壓力,可以獲得合適的生坯密度。
以上是四種碳化硅陶瓷的燒結方法和特點。不難發現它們有各自不同的性質和特點。在選擇時,應根據其不同的性能選擇合適的燒結方法,以滿足使用要求,達到理想的效果。
- 15963662591
- xue@wfanxcl.com
-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北海路8616號商會大廈1424室